2020.06.24
“把北鬥事業建設好,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理由”
國防科技大學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創新發展記事
新聞簡訊______
6月23日上午,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在此之前,我們也曾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來自〔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信中對數存科技的優質產品與周到服務表示感謝,這無疑是對數存最大的肯定,也是一份殊榮。
數存科技深知,品牌的口碑來自用戶的認可,也是我們一直所努力的方向。力求爲客戶創造最大價值,幫助用戶更具前瞻性地察覺信息化數據安全的切實需求,實現基於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應用的全方位持續保護。
———————————————————————— · · · · · · · ————————————————————————
爲此我們請來信中所提及的技術小夥伴,分享他與“國防科大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故事。
古有北鬥七星辨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九州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24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先後突破北鬥一號快速捕獲與信號接收、北鬥二號衛星抗幹擾、北鬥三號核心信號爲代表的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取得國防專利和國家發明專利近百項。
在北鬥導航系統成長的年輪上,鐫刻着一羣年輕人“問天徵程”的印記:他們在二十幾歲讀博士期間攻克北鬥導航核心關鍵技術,從北鬥一號衛星導航系統一路披荊斬棘走到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從當年3個“毛頭小夥子”經過20多年發展成長爲今天300人的團隊——他們,就是國防科技大學北鬥青年創新團隊。(摘自:新華網)
“吉星”高照,暖陽人間
2020年3月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順利成功發射。
即便是“新冠”疫情當前,也阻擋不了中國邁向星辰大海的腳步。衆志成城抗疫情,“吉星”高照迎春日。此“吉星”落戶高軌天疆,意味着我國距離北鬥全球組網“大棋局”的部署圓滿完成。24年光陰荏苒,55顆衛星升天,數百次火箭飛行,中國航天事業不凡,2020的中國也將注定不凡。
我與“國防科大”的故事
我與“國防科大”的故事要從2018年年底說起,初入職場的我,實施的項目少說也有10幾個了。但當初次邁進“國防科大”的大門,在研究中心前看到“北鬥”二字時,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興奮,緊張是看到了“北鬥”,興奮是因爲來到了“北鬥”。
看着中心大廳電子屏上的加班記彔,這見證了科技人員的努力和奮鬥,也讓我這個毛頭小子由衷的豎起敬畏之心。告訴自己這個項目的實施不僅僅只是實施,而是要爲他們的信息化業務持續運行提供最爲強有力的支撐。如果有人說高收入是工作的動力,那我當時工作的最大動力,大概是源自“北鬥”的運行裏面也許有我的念頭。
歷經五個日夜、凌晨4點的“國防科大”,從實施方案的制定到數存災備一體機的正式上線,再到最後的驗收,期間對中心的RDM等核心業務系統建立起強有力的CDP保護,完美實現了基於應用層的整體保護。在硬件故障、病毒入侵、數據誤刪等一系列故障面前,做到分鍾級的業務恢復,保障業務系統的持續運行,爲科研事業保駕護航:
►▷ 對核心系統的保護“0”感知,不會對原有的業務系統形成額外的性能損耗;
►▷ 隨時可以從CDP上拉起業務系統,做爲第二生產平臺、演練、仿真、測試平臺。
對業務系統的任意操作,均可以先在演練平臺上做測試確認,無誤後再到生產系統執行;
►▷ RPO指標約等於0,意味着數存CDP存儲的數據與業務數據實時同步,確保突發性業務故障後,CDP可以快速接管業務系統,與原生產系統無差異;
►▷ RTO指標約爲5分鍾,意味着一旦業務系統發生故障,數存Datapp-CDP可以在5分鍾內完成業務的接管,減少損失。
作爲數存的一名技術人員,我們與用戶建立聯系,以幫助用戶解決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問題爲宗旨,以尊重、熱情、關心的態度對待用戶。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用戶的認可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回報。
我與“國防科大”的故事未完待續,數存與“國防科大”的故事也還在繼續。我們爲其時刻值守待命,爲數據安全及業務連續性護航助力。今年是北鬥全球組網的收官之年,也是收官之戰,在此祝賀“北鬥”完美的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