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數存

      秉承科技創新、自主研發的發展道路

      2020.04.23

      大數據備份存儲,智慧“新基建”基石

      大數據備份存儲,智慧“新基建”基石


      大數據中心爲"新基建"奠基,數據備份存儲爲"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剛需。


      2015年,馬雲說,“未來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數據。”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


          抗“疫”背後的信息化支撐 

      2020年伊始,我們踏入這個“小學作文裏的未來”,卻意外地迎來一個戲劇化開端。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無數人的美好假期和新年規劃,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一致迎擊這場巨大的震蕩,它既渺小如時代的塵埃,又無疑考驗着世人跌宕浮沉的平凡日常。

      自疫情爆發至今,我國抗疫一戰取得明顯成效,不僅歸功於政府強有力且高效的決策、醫護幹警等前線人員不畏艱險的付出、數億國民積極響應號召的行動及較大的市場代價,還得益於背後雖看不見卻尤爲重要的信息化支撐。由大數據記彔而成的“健康碼”、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測溫機器人”、各大互聯網廠牌搭建的“直播平臺”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抗疫工作更高效有序地進行,也努力維護了抗疫期間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

      數存科技3.png


         “新基建”涵蓋七大領域 

      基於疫情,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被摁下快進鍵,開始進入大衆視野。“新基建”早在2015年被提及,2019年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3月,首次被“央視”報道,並於近來正式拉開其發展建設的進度條。

      與過去由“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設施”組成的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更側重於新型科技技術領域,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特徵明顯。

      “新基建”涵蓋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以技術創新爲驅動,以信息網絡爲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30.png


         “大數據中心”下的數據存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是大數據中心首次被明確納入“新基建”範疇。

      大數據是驅動和支撐雲上應用正常運轉的最基本動力,任何應用都離不開數據的運算、傳輸和存儲。“大數據中心”於“新基建”七大領域之列,是各項設施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爲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承載着各行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保障,是搭建信息化平臺的重要條件。

      自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以來,我國數據中心市場一直保持穩速增長,“風火水電”架構、軟硬件設備等基礎設施不斷優化。各大型互聯網運營商均通過自建、共建或租賃方式加速部署數據中心,繼而滿足市場增量和業務應用需求。

      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正在快速地深度滲透向我們的日常生活,“宅經濟”日趨流行,各行各業都在找尋智能化轉型的契機,同時智慧城市大腦也在逐步成形。

      雲上應用的增加、5G等新興市場的衍生,勢必將催生更龐大的用戶流量,加劇大數據成倍的增長。數據成爲技術和應用的支撐,也將成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對於政府、醫療、教育、民生組織及各大中小企業而言,數據庫或數據中心的建設成爲當下最應重視的議題和挑戰。

      若說大數據中心爲“新基建”奠基,數據備份存儲則爲“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剛需。面對海量級的數據處理難題,各類型企業級機構應充分結合發展需求,擴大數據存儲容量,制定適應且靈活的解決方案,提高應對挑戰的抗壓能力,保障業務實時穩定進行,並使數據成爲驅動發展的強勁動力。


      (以上部分內容源自網絡)


      国产短视频精品区第一页,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对白Av午夜精品_天堂